我院佛教研究所与阜宁县佛教协会举办《阜宁佛教通志》横向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发布人:shfzadmin  发布时间:2025-07-10   浏览次数:54

2025年7月9日下午,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盐城市佛教研究所与阜宁县佛教协会横向合作项目《阜宁佛教通志》签约活动暨启动仪式在阜宁县盘龙古寺举行。中共阜宁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艳燕,阜宁县民宗局副局长王守勇,阜宁县佛教协会会长、盘龙古寺方丈衍力法师,阜宁县各寺院法师、居士代表,以及我院朱广东书记和佛教研究所团队成员等20余人参加会议。

活动由阜宁县佛教协会秘书长孔伟家主持。

《阜宁佛教通志》委托方、阜宁县佛教协会会长、盘龙古寺方丈衍力法师致欢迎词,衍力法师认为《阜宁佛教通志》的编撰不仅是阜宁佛教界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更是阜宁地方文化传承史上的一件盛事,阜宁佛教界将坚持高举爱国爱教旗帜,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积极服务社会,展示佛教“慈悲、智慧、和合”精神,希望《阜宁佛教通志》能成为一部承载宗教记忆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一座连接古今的“多元文化桥梁”。

佛教研究所所长史义银老师就《阜宁佛教通志》合作缘起进行了简单介绍,认为阜宁佛教文化底蕴深厚,爱国爱教传统悠久,挖掘、梳理阜宁佛教历史很有必要,不仅能够推动阜宁佛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能够加强阜宁文化建设,促进阜宁地方文旅发展。

阜宁县民宗局王守勇副局长认为《阜宁佛教通志》编纂是阜宁县宗教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要求编纂需紧扣“爱国爱教、依法合规、服务社会”原则,把“爱国爱教”作为志书编纂的根本方向,强调“依法合规”是志书质量的生命线,“服务社会”是志书编纂的重要落脚点,确保志书内容既真实严谨,又契合国家宗教政策导向,成为记录与传承阜宁佛教事业发展的精品志书。

朱广东书记从阜宁佛教的传播、发展,阐述了佛教慈悲为怀、悲天悯人的教义,指出编撰《阜宁佛教通志》是梳理盐阜地区宗教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也是加强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提出了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爱国爱教”、依法依规、团结一心等具体指导意见,并代表学院表示将全力支持《阜宁佛教通志》的编撰工作。

阜宁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艳燕充分肯定了阜宁佛教协会和盐城市佛教研究所的合作,认为挖掘、宣传阜宁佛教历史文化对加强阜宁文化建设很有必要,对《阜宁佛教通志》的编撰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要体现佛教文化的真正情怀,二要展示阜宁佛教真实的历史,三要体现佛教中国化的意义,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活动最后由衍力法师和史义银分别代表阜宁县佛教协会和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市佛教研究所正式签约,并正式启动《阜宁佛教通志》编撰工作。

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高度重视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加强校地横向合作工作,《阜宁佛教通志》是该所继《盐城佛教通志》后的第二个项目,此前与盐城市佛教协会合作的《盐城佛教通志》已经顺利结项,并由宗教文化出版社于2023年底正式出版。